我的2018

紫金港一角
紫金港一角

转眼间,来到大学的第三个学期也将要结束了,2018年也要随之一同成为过去。按照以往的惯例,我每年这个时候(有些年或许在农历新年前夕)都要写这样一篇博文,来谈谈过去的一年。

今天刚看到一个说法,所谓的年终总结,其实就是对一年的流水账式复述,将一年中懒得写懒得说的一些东西一次性的整合出来。一年里想写的东西自然有许多,例如《我所知道的10号机房》,再如一篇完整的高中后记。但是一年里的大部分时间却又总是懒得起笔,常常写了几字就丢下不管;如今又不像从前,可以心安理得地写出各种行文正常或不正常的短文,要末就是斟酌文字,删删改改,最后全部删掉。

但是现在,还是谈谈这些吧。

该用什么总结2018年呢?我想2018年很重要的是,它在各种意义下都是一种对过往的疏离与告别,对新生活的过渡。人的生活有着巨大的惯性,从高中来到大学理应是一个突变,但这种惯性将会在一定时间下裹挟你的意志。我们常常希望,自己的行为或是选择能够出于自己的意愿,不受别人或是环境的束缚,并称之为「自由」。但当我们冷静下来,我们就会发现来自外部的束缚是可见的,我们被这束缚折磨,坐立不安,使我们时刻想要摆脱它;而这种生活的惯性给我们的,自己加于自己的束缚,却顺着我们的心意,决不让我们产生半点不情愿。所以后者才是自由真正的敌人:在前种情形,我们尚且清醒;在后种情形,我们都无法意识到自己不是自由的,又何谈去挣脱束缚呢?2017年的后半年和2018年的前半年是一段很长的时间,这样的时间中足以我们审视生活的惯性的给我们的指导是否真正是我们想要的。

来到浙大一年多,认识了不算多的人。但是也见过了许多真正才华横溢,在某个或者几个方面卓越的年轻人,例如每学期选课超过40学分,从未在学习上发生过闪失的「水测无难zhxj」,在生活的重担下保持勤勉和乐观的咸鱼,心系物理热爱cs的叮当,求知若渴的又擅长外交的龙先生等等。这些同学诠释着当代顶级学府学生应用的样子,身上闪耀着人类的光辉。

我常常想,高考在多大程度上是个偶然呢?倘若不是最后一年独立命题的山东卷语文数学放水,让我在薄弱的科目上发挥了前所未有的成绩,让我在数学交卷之后充斥着「基本满分」的心情完成接下来的科目,我还能在高考这一最后的考试中达到高峰吗?若情形不同,如今的我可能只是在中山或是华科之类的地方,或许就无缘这种有时摸鱼时产生的愧疚感了。但是,人是非常有趣的存在,有着「延展性」,谁又可以料到,那个在乡村小学的班级里并不出彩的孩子,那个在云峰中学表现平平的少年,一步步并没有被环境的前进而甩在后面?

既然又谈到了高中,那么关于「我所知道的十号机房」也值得一提了。如今新一中的信息竞赛,在今年已经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以不到20人参加的规模,一年能够产出八个省一,也第一次有了能去参加WC的同学,新一中已经开始逐渐处于省内高中的前列了。这样的未来,是只存在当时刚刚来到十号机房的我们的幻想之中的东西。我们对十号机房有着非常复杂的情感,或是高昂的兴致,或者狂热,或是恐惧,或是一切结束后的追忆。这些东西,全都是属于我们个人的,现在新生代的同学感受势必将与我们不同。所以我写的十号机房,只能是「我所知道的十号机房」,我们是十号机房短暂的过客。这是那篇写了几次又全部删掉的文章中我想要写的东西。

说了这么多,其实并没有多少真正谈到了2018,日常生活终究还是乏善可陈的,这一年的大部分时间都在上课。当大一春夏学期开始的时候,我预先选了本应大二的黄劲老师数值分析课程。这一偶然做出的选择却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我有幸来到了黄劲老师的实验室,终于能够做出一些微小的贡献。当然,这里我也应该反省,我本没必要选过多的课程,毕竟我也说不清选课的目的究竟是学习知识还是为了填充时间。另一个重要的事情是加入了叮当组织的EVA技术小组,如果没有技术小组,很难想像我现在会认识哪些人,虽然技术小组的工作比较摸鱼,但是技术小组也在向着好的方向稳固发展着。

写到这里,就要到了图书馆的闭馆时间了。俗话说:“我不是人,我是宇宙中的一颗尘埃。”就用这句话作为结尾吧!